本文原链接:https://hustyichi.github.io/2019/08/10/requests-codes/

基础阶段

之前一直都有在实践中使用 Requests 库,基本上算是 Python 领域网络请求必备的,之前也一直有听过 Http for human 的说法,Requests 作为一个封装良好的代码库,一直被认为是值得一读的。

在实际的项目中,对 Requests 库有过简单的使用,主要是用于发起 get()post() 请求,因此在阅读源码之前,先完整过了一遍 Requests 官方文档 。Requests 的使用基本没有特别复杂的地方,由于 Requests 的良好封装,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 Requests 提供的几个封装良好的方法即可。

本文选择的版本为目前的 v2.22.0,一般情况下,如果希望先从最基础的版本开始的,可以先从更早版本的代码进行阅读。

基础流程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 Requests 只是为了发起单个网络请求,我们按照最基础的发起单个 get() 请求流程去查看内部处理的顺序,大致的流程如下:

  1. 创建单个 Session 对象;
  2. 调用 Session.request() 方法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得到返回对象 Response 对象;

    • 利用请求的参数构建 Request 对象;
    • 利用 Request 对象构建出 PrepareRequest 对象用于发起网络请求;
    • PrepareRequest 对象作为参数调用 HTTPAdapter 发起实际网络请求,得到 Response 对象的响应;
  3. 返回 Response 对象作为网络请求返回值;

按照基础的流程来看,Requests 中的几个基础模块包括如下所示:

  1. 网络请求参数类,包括 RequestPrepareRequest
  2. 网络请求返回类, Response
  3. 会话管理类,Session
  4. 实际网络请求处理类,包括 BaseAdapterHTTPAdapter

事实上,阅读文档的话,还能发现 Requests 中还包含一些其他内容,比如 Cookie 管理, Auth 身份验证。在这篇文章暂时不详细介绍,后续再单独介绍相关细节。下面分别对现有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介绍:

网络请求参数类

网络请求参数类主要用于保存用户发起网络请求相关的参数,后续可以将保存的参数的对象 PrepareRequest 直接发送给 HTTPAdapter 对象进行实际的网络请求。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就在于,为什么会需要两个类 RequestPrepareRequest ,而不是直接使用 PrepareRequest 呢?

在前面的基础流程中可以看到,构建用于保存网络请求参数的 PrepareRequest 类主要包括两步:

p = PreparedRequest()
p.prepare(...)

那么看起来直接使用 PrepareRequest 就可以进行实际的网络的网络请求了。那么就看下 Request 也提供的 prepare() 方法做了什么呢?具体的实现如下所示:

# class Request 
def prepare(self):
    p = PreparedRequest()
    p.prepare(
        method=self.method,
        url=self.url,
        headers=self.headers,
        files=self.files,
        data=self.data,
        json=self.json,
        params=self.params,
        auth=self.auth,
        cookies=self.cookies,
        hooks=self.hooks,
    )
    return p

可以看到 Request.prepare() 只是调用了前面的 PrepareRequest 的数据构造的基础流程,和手动构造 PrepareRequest 数据是完全等价了,完全可以不使用 Request 类构建网络请求参数。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下构建请求参数对象的 PrepareRequest.prepare() 方法做了什么必要的准备呢?代码如下所示:

# class PrepareRequest 
def prepare(self,
            method=None, url=None, headers=None, files=None, data=None,
            params=None, auth=None, cookies=None, hooks=None, json=None):

    self.prepare_method(method)
    self.prepare_url(url, params)
    self.prepare_headers(headers)
    self.prepare_cookies(cookies)
    self.prepare_body(data, files, json)
    self.prepare_auth(auth, url)
    self.prepare_hooks(hooks)

看起来是进行不同类型的基础数据的准备,选择其中一个方法查看相关实现:

# class PrepareRequest 
def prepare_method(self, method):
    self.method = method
    if self.method is not None:
        self.method = to_native_string(self.method.upper()

可以看到 prepare_method() 就是将数据进行必要的编解码,将数据转换为与版本无关的数据。其他的 prepare_url() , prepare_headers() 等方法都做了类似的工作,以及一些其他的数据准备,就不深入准备数据的细节了。

总结下来,网络请求参数类用于保存用户发起网络请求相关的数据,包括method, url, headers 等信息,在数据准备阶段,将数据进行必要的编解码,保存至 PrepareRequest 对象中,后续网络请求模块可以直接使用此对象进行实际的网络请求。

Session 会话管理

理论上我们可以直接通过 PrepareRequest 发起网络请求,为什么需要构造一个 Session 对象,在 Session 对象的上下文中发起网络请求呢?

关于这个问题,官方文档中已经有了相关的介绍 ,使用 Session 对象可以让你跨请求保持参数,在同一个 Session 实例中发出的网络请求可以保持 cookie,同一主机的 TCP 请求会被重用,从而带来性能提升。

在 Requests 中发出网络请求存在着两种方式,分别为如下所示:

  1. 使用 requests.get() 方式发起网络请求,这种方式可以最终实际调用的代码为:

    with sessions.Session() as session:
        return session.request(method=method, url=url, **kwargs)

可以看到实际上也是创建了一个新的 Session 对象用于发起网络请求

  1. 使用 Session.get() 方式发起网络请求
    这种方式最终调用 Session.request() 发起网络请求

可以看到两种方式发起网络请求最终是殊途同归,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种方式每次都是创建一个新的 Session 对象,必然无法使用 Session 对象提供的跨请求保持参数的特性,第二种方式可以保持使用同一个 Session 发起网络请求,因此是可以进行跨请求保持参数的。

官方文档的 Session 介绍 提供的网站进行实践可以看到第一种方式确实实现了跨请求保持 cookie。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Session 是如何跨请求保持 cookie 的呢?

由于请求相关的信息都会保存至 PrepareRequest 对象中,那么我们可以跟踪请求参数构建的过程就应该可以看到了:

# class Session 
def prepare_request(self, request):
    # 从 Request 对象中获取 cookies   
    cookies = request.cookies or {}

    # 在 cookies 类型不是 CookieJar 时进行类型转换   
    if not isinstance(cookies, cookielib.CookieJar):
        cookies = cookiejar_from_dict(cookies)

    # 合并本次请求 cookies 和 Session 中的 cookies   
    merged_cookies = merge_cookies(
        merge_cookies(RequestsCookieJar(), self.cookies), cookies)

    # 构造实际的网络请求参数   
    p = PreparedRequest()
    p.prepare(
        method=request.method.upper(),
        url=request.url,
        files=request.files,
        data=request.data,
        json=request.json,
        headers=merge_setting(request.headers, self.headers, dict_class=CaseInsensitiveDict),
        params=merge_setting(request.params, self.params),
        auth=merge_setting(auth, self.auth),
        cookies=merged_cookies,
        hooks=merge_hooks(request.hooks, self.hooks),
    )
    return p

通过上面的实现可以看到,在构建网络请求参数时,调用了 merge_cookies() 方法将 Session 中的 cookies 与 本次请求的 cookies 合并了,因此使用同一个 Session 对象发起网络请求时才能实现跨请求保持 cookie。至于其他的参数,可以看到调用了 merge_setting() 方法进行了合并。

那么看到了保持参数的秘密在于将本次请求参数与 Session 中的请求参数进行合并,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类似 cookie 这样的请求参数是何时写入 Session 中的呢?

初步猜测应该是在请求返回的时候写入的,如果不确定,也可以比较容易确认,盯着 Session.cookies 属性就好了,必然会存在写入的情况。追踪到的实现如下所示:

# class Session 
def send(self, request, **kwargs):
    # 发起实际的网络请求   
    adapter = self.get_adapter(url=request.url)
    r = adapter.send(request, **kwargs)

    # 返回值的历史中存在 cookie,保持至 Session.cookies 中   
    if r.history:
        for resp in r.history:
            extract_cookies_to_jar(self.cookies, resp.request, resp.raw)

    # 当前请求的 cookies 保持至 Session.cookies 中   
    extract_cookies_to_jar(self.cookies, request, r.raw)

    return r

总结下来,利用 Session 对象,确实可以实现跨请求的参数保持,实现的方式是通过在发起请求时,合并 Session 中的请求参数与本次请求的参数。而在网络请求返回时,会将请求的必要信息,比如 cookie 保存在 Session 中。

实际的网络请求

实际的网络请求类包括 BaseAdapterHTTPAdapter 。其中 BaseAdapter 只定义了基础的接口,而 HTTPAdapter 是对 BaseAdapter 的实现。

从名字上可以大致猜测实现的是适配器模式,即将原有接口进行封装后提供出新的接口。之前了解到 Requests 是依赖 urllib3 进行实际的网络请求的,因此可以合理估计是对 urllib3 接口的封装,提供一个便于处理现有的 PrepareRequest 类型请求,返回 Response 结构的接口。

根据 BaseAdapter 可以了解到,需要提供的接口为 send()close() ,其中 send() 是用于发起网络请求,close() 用于执行清理。下面可以看下 HTTPAdapter 实现的网络请求处理:

# class HTTPAdapter 
def send(self, request, stream=False, timeout=None, verify=True, cert=None, proxies=None):
      # 获取网络连接   
    conn = self.get_connection(request.url, proxies)

    # 判断是否是块网络请求   
    chunked = not (request.body is None or 'Content-Length' in request.headers)

    if not chunked:
        # 非块请求直接调用 url_open() 进行网络请求       
        resp = conn.urlopen(
            method=request.method,
            url=url,
            body=request.body,
            headers=request.headers,
            redirect=False,
            assert_same_host=False,
            preload_content=False,
            decode_content=False,
            retries=self.max_retries,
            timeout=timeout
        )
    else:
          # 块请求需要构造数据,按照字节发送数据       
        low_conn = conn._get_conn(timeout=DEFAULT_POOL_TIMEOUT)
        low_conn.putrequest(request.method, url, skip_accept_encoding=True)

        for header, value in request.headers.items():
            low_conn.putheader(header, value)
        low_conn.endheaders()

        for i in request.body:
            low_conn.send(hex(len(i))[2:].encode('utf-8'))
            low_conn.send(b'\r\n')
            low_conn.send(i)
            low_conn.send(b'\r\n')
        low_conn.send(b'0\r\n\r\n')

        r = low_conn.getresponse(buffering=True)
        resp = HTTPResponse.from_httplib(
            r,
            pool=conn,
            connection=low_conn,
            preload_content=False,
            decode_content=False
        )

    # 根据网络请求 PrepareRequest 对象和网络请求返回值构造标准返回对象 Response   
    return self.build_response(request, resp)

对于一般情况下的非块网络请求,可以看到只是调用了 urllib3 提供的 urlopen() 发起网络请求,并利用返回值构造出 Requests 的标准输出类型 Response

网络请求返回值

网络请求的返回值用于提供标准的返回类型。是对网络请求返回值的封装。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实际的网络请求是通过调用 HTTPAdapter.send() 发起的,最后在获取到返回值后调用 HTTPAdapter.build_response() 将返回值构造成 Response 对象,因此对于 Response 对象的了解主要关注 HTTPAdapter.build_response() 的实现即可。下面查看相关实现:

# class HTTPAdapter 
# 根据请求对象 PrepareRequest 和 urllib3 的返回值构造出 Response 
def build_response(self, req, resp):
    response = Response()

    # 从 urllib3 的返回值中获取网络状态码   
    response.status_code = getattr(resp, 'status', None)
    # 从 urllib3 中获取 headers 信息   
    response.headers = CaseInsensitiveDict(getattr(resp, 'headers', {}))
    response.encoding = get_encoding_from_headers(response.headers)
  
    # 存储 urllib3 的原始返回值 resp   
    response.raw = resp
    response.reason = response.raw.reason

    # 存储网络请求的 url   
    if isinstance(req.url, bytes):
        response.url = req.url.decode('utf-8')
    else:
        response.url = req.url

    # 存储 cookie 至 Response 中   
    extract_cookies_to_jar(response.cookies, req, resp)

    # 将之前的请求信息存储至 Response 中   
    response.request = req
    response.connection = self

    return response

通过上面的实现,通过将网络请求参数和 urllib3 的返回值存储至 Response 对象中,后续可以通过标准的接口将数据提供给用户。具体提供了哪些便于使用的接口,可以参考 官方文档的 Response 部分 。至于如何实现这些便于使用的接口,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看相关接口的实现。

总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对 Requests 的基础流程有了足够的了解。至于各个部分的一些实现细节,这边没有过多涉及。如果在实践中有相关的需求,可以自行去查看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即可。

最后修改:2020 年 10 月 23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